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漢諾威的候車亭(Hannover Busstops)

策劃:羅塔.羅曼(Lothar Romain)
執行:彼得.魯藤貝格(Peter Ruthenberg)
設計:九位建築/設計師
建造總經費:約60萬歐元(150萬馬克),及許多建築師事務所義助
主要經濟來源:下薩克森邦基金會、彩券公司、私人企業及玉斯塔運通公司(ÜSTRA AG)



一、循序漸進的開放空間藝術規劃

漢諾威(Hannover)是德國北部(下薩克森邦Niedersachsen)著名的工商大城,也是個相當富裕且極國際化的城市,以舉辦世界級的工商大展聞名。每年三月漢諾威的國際資訊展(CeBIT)是行之有年的重要商展,四月的工業展也是世界規模最大的。2000年,當萬國博覽會舉行,漢諾威更在一夕之間成為世界各地家戶喻曉的城市。然而由於漢諾威三分之二建築在二次大戰時被炸燬,因此新建築林立,風格雜陳,相較於德國其他城市,顯得比較缺乏特色。有鑑於此,漢諾威市政府因此希望藉由開放空間裡的藝術活動來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於是70年代開始有計畫的舉行一波波公共空間藝術活動。

第一波是於1969~1973年舉行的街頭藝術活動。當時市府的主任秘書—諾依佛(Martin Neuffer)認為,應該讓城市變得好玩一點,因此建議在市區內擺放現代藝術,於是由藝術協會秘書長--德拉莫特(Manfred de la Motte)策劃三年期的活動,把各種不同形式的美術表現,靜態的、觀念的、表演的,帶到街頭。這樣的活動在當時德國是首創,因此頗引人注目,使漢諾威在前衛實驗藝術開創史上佔有一席地位。然而,街頭創作實驗一方面形式上與傳統藝術非常不同,而且只是暫時性的出現,民眾好惡評價不一。1974年,當街頭藝術計畫要在河邊安置法國雕塑家—妮基.德桑法爾(Niki de Saint-Phalle)三件大型的’娜娜’作品,希望藉其鮮豔色彩來改變城市給人的灰沉印象時,許多民眾覺得作品過於俗麗,因此引起許多爭議。對於到底公共空間適於放置什麼樣的作品,看法莫衷一是,而這些爭論也使得市府怯於再扮演積極推動公共藝術的角色。一直到1990年,才再度由住在漢諾威、有許多戶外展覽策劃經驗,並時任慕尼黑藝術學院教授的羅塔.羅曼(Lothar Romain),再度為市中心規劃系列的開放空間藝術展覽活動。

五年期的藝術活動規劃

有了前車之鑑,羅曼以漸進式、富教育性的方式做了一個五年的藝術活動規劃,讓觀眾和藝術家一起學習認識雕塑發展的脈絡,思考公共空間放置藝術作品的相關議題和可能性,並且討論什麼樣的作品適合開放空間等問題。

羅曼本身曾參與著名的文件大展(documenta)策劃。在漢諾威,他先做了一個呈現1950年至今德國戶外雕塑發展歷史的展覽,題目叫’至今’ (Bis Jetzt,1990)。展出作品涵蓋三代,三十七位著名藝術家參與。這些作品多數從其他地方借來,少數請年輕藝術家來創作。’至今’展讓人理解到,以前的雕塑講究作品本身的獨立性,也就是常被稱為’自主性’的雕塑。它們因為多半只單純的佔有空間,因此可以被搬到不同的地方展示。但是當代雕塑有的會和場所特殊情境對話,為特定場所(site specific)創作,作品如果移到他處,就會失去原本的脈絡和意義。觀眾因此透過不同的作品呈現可以理解到,不同時代藝術家的不同表現方式,以及藝術與場所對話的多種可能性。

隔年羅曼繼續策劃了’在都市的喧嘩裡’(In Lärm der Stadt,1991),呈現十件裝置作品,探討90年代開放空間的藝術狀態與課題,展覽主要由樂透彩券公司贊助。這個展覽則邀請年輕藝術家來市中心,找尋適合發展作品的場所,強調與在地的結合,結果呈現出藝術家們彼此對於城市極為不同的詮釋觀點與興趣。而在這次的展覽中,作品從純粹的表達,延伸到具實用性的空間創作,形式非常多樣。因此這個展覽又帶起了一些討論,例如,公共空間裡的藝術作品是否以能和群眾互動,或具實用性的較適合?於是,1991年羅曼開始規劃‘候車亭’展覽,具體回應藝術的實用性課題,同時也思考,可否把日常用品美學化,並且打破藝術、建築、設計的區隔。

‘候車亭’展覽改變往例,特別邀請建築/設計師們來參與電車/巴士候車亭的設計,並且於隔年--1992年做了草圖和模型展。1994年在得到不同私人單位經費資助後,候車亭才被具體做出來。與過去展覽只是暫時性呈現做法不同的,’候車亭’藝術計畫因為屬於街道家具的一環,因此得以永久性的陳列。


二、’候車亭’藝術計畫

羅曼基本上只是’候車亭’計畫的發想人,而整個計畫可以實現,主要是得到漢諾威玉斯塔運通公司(ÜSTRA AG)的支持,和該公司設計顧問彼得.魯藤貝格的大力推動。玉斯塔運通公司就像我們的捷運公司一樣,負責漢諾威大眾運輸系統的經營管理,但營運項目包括公車、電車(捷運)以及湖上的航運。而它向來標榜結合藝術、建築與設計的理念,使得它成為‘候車亭’藝術計畫的主要支持者。

羅曼候車亭的發想來源是1976年波依斯(Joseph Beuys)做的’電車站’作品。這件作品結合了個人童年回憶與歷史,極具神秘氣質,因此讓羅曼想到,如何把無聊的等車時刻,變成美學觀想的片刻。於是,本身也是設計師兼教授的魯藤貝格,邀請九位知名的國際設計/建築師來參與,包括義大利的設計師--孟迪尼(Alessandro Mendini)、索特薩斯(Ettore Sottsass)、伊歐沙.吉尼(Massimo Iosa Ghini)、美國建築師--蓋瑞(Frank O. Gehry)、英國設計師莫里森(Jasper Morrison)、德國設計師-- 布朗朵里尼(Andreas Brandolini)、勞勃斯海莫(Wolfgang Laubersheimer)、米爾豪斯(Heike Mühlhaus),及西班牙的設計師--土斯奎茲.布蘭卡(Oscar Tusquets Blanca) 等。這些設計師風格迥異,從極簡到極繁,但多數屬中生代重量級的設計師。

候車亭的地點選擇主要由設計師們決定,大多選擇乘客出入較多的市中心一帶,如市議會、美術館等觀光必經之處。’候車站’計畫的主要贊助者,除了下薩克森邦基金會(Stiftung Niedersachsen)及彩券公司(Toto-Lotto Niedersachsen GmbH)和玉斯塔運通公司外,個別計畫的實作贊助廠商包括有銀行、出版商、瓦斯公司、糕餅廠等。然而許多設計師只負責提出構想圖稿,實際施作過程的施工圖等多由漢諾威不同的建築事務所幫忙,例如作細部結構、土木設計及監工等。因此,參與整個計畫的單位實際非常多,當時確實也成為漢諾威設計界的一件大事。


候車亭設計師及作品簡介[wm1]

Andreas Brandolini布朗朵里尼/Petit Rederching雷德清
站名:萊腦街(Leinaustraße), 大學附近
贊助者:Stadtsparkasse Hannover銀行
主要材料:不鏽鋼、玻璃
出生於德國,但住在法國的布朗朵里尼,屬於德國中生代重要的設計師之一,和倫敦的設計師莫里森(Jasper Morrison) 等一起被稱為’國際實用主義’(utilism international)的設計師。布朗朵里尼也出版多本著作,討論設計思考等。
這件候車亭設計作品與雷德清共同完成。由於他們選擇的候車亭在商住合一的街道旁,緊鄰房舍,而且街道兩邊也有植樹,因此他們把候車亭的遮雨棚設計成花台,既美化又綠化環境,顯示設計者對於當代環保課題的重視。

Frank O. Gehry蓋瑞
站名:Braunschweiger Platz
贊助者:Toto-Lotto Niedersachsen GmbH彩券公司
主要材料:不鏽鋼、鎳鋼、玻璃
蓋瑞是加州當紅、國際知名的建築師,設計構想來自熱帶地區的茅草涼亭。或直或斜的鋼條支撐結構,以及綠銀相間的金屬片所編織出的圓頂,給人刺蝟、鱷魚之類的動物聯想,造型上富線條感和即興味。由於建物本身透光,材質本身又會反光,因此這個茅草涼亭式的候車亭頗吸引人注意。
蓋瑞被稱為解構主義建築師,喜歡探索新的材料,愛用曲線表現。愉悅的線條、光鮮的色彩和現代的材料,使這件作品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Massimo Iosa Ghini吉尼
站名:Friedrichswall,老市議會
贊助者:Ruhrgas AG瓦斯公司
主要材料:水泥、紅磚、玻璃
吉尼是義大利年輕設計師裡最具知名度的,因為在成為設計師之前,他已是個成功的漫畫家。這個候車站位在漢諾威最著名的古蹟--老議會(1833年)對面,造型像一條浪漫又詩意的船。非對稱的綠色屋頂和船首桅桿的指向性,使得空間產生流動的感覺。設計者並且巧妙的將屋頂累積的雨水,引導經由埋在牆裡的水管,送到候車座位旁的花台上。
吉尼曾與多位建築師在波隆納創立了"Bolidism"(大流星派),強調一種為’液態城市’創造動感的新時空藝術哲學觀。這個候車站設計呼應了這樣的意圖。

Wolfgang Laubersheimer勞勃斯海莫
站名:Nieschlagstraße
主要材料:鋼、玻璃、電子裝置
勞勃斯海莫是個產品設計師,對於運用簡單的科技頗感興趣。他的設計完全跳脫我們對於候車亭的想像,成為一個可以互動、溝通、玩樂的聲音傳導空間。
這個候車亭位於安靜的住宅區,附近又有兒童遊戲場,因此,設計者應用雷射科技,讓街道兩邊各有兩個半球狀的聲音傳導體,讓候車者可以把輕聲細語,傳到對街的候車者那兒。因此這個候車亭讓人一邊等車,一邊還可娛樂。勞勃斯海莫想表達一種想法:等待的時間,就是溝通的時刻。
勞勃斯海莫曾與一些設計師、藝術家共同成立»Unikate«(獨一無二)家具設計工作室,後來又成立»Pentagon«(五角形)團體,對於工業產品常提出不同向度的思考。

Alessandro Mendini孟迪尼
站名:Steintor
贊助者:Verlagsgesellschaft Madsack 出版商
主要材料:法瑯、玻璃
在所有候車亭案子中,孟迪尼的處理上最困難。這個候車站離火車站不遠,街道狹窄,兩邊都需設候車月台,周邊環境又相當複雜,屬於都市最難看的區塊之一。孟迪尼的候車亭設計呈ㄇ字型,黃黑相間的法瑯磚呈現格子狀,加上四個端點的金色金屬尖塔,使它看起來有如一個華麗的城堡。裝飾性的色彩和與週遭不搭調的城堡造型,讓這個極容易被看到的設計獲得褒貶不一的評價。
但觀者的這種反應也正是孟迪尼一貫的設計風格,結合俗艷與高貴、突兀和復古,挑釁沉睡的周遭,讓整個環境氣氛因此有如被驚醒而活絡起來。也因此孟迪尼常被視為是個語不驚人死不休後現代設計師。

Jasper Morrison莫里森
站名:Aegi/Prinzenstraße
贊助者:LHB Linke Hofmann Busch and Nord/LB Hannover銀行
主要材料:不鏽鋼、玻璃
莫里森是倫敦知名的設計師,也被視為是最具影響力的工業產品設計師。他設計的東西從家庭用品,如家具、餐具到電車,範圍很廣。莫里森向來崇尚簡潔,直覺、詩意的造型,講求功能性,極簡的風格頗有包浩斯時代的風味,因此被稱為是古典的現代派。
這個候車亭的設計反映他喜愛以標準尺寸來做設計,講究精確和優雅的造型。他的安靜、簡潔的設計風格,在城市的喧囂中顯得很特別,但卻也很呼應四周現代主義的建築景觀。

Heike Mühlhaus米爾豪斯
站名:Sprengel Museum,美術館
贊助者:H. Bahlsens Keksfabrik糕餅廠
主要材料:不鏽鋼、玻璃、燈光
柏林女設計師--米爾豪斯設計的候車站位於漢諾威著名的瑪西湖和美術館邊,造型像一隻大飛鳥,屋頂呈現如張開的羽翼,頗有蓄勢待發之勢,與整體環境有種呼應關係。米爾豪斯曾設計一連串以’鳥’為造型的燈具,候車站則是該造型的一個延伸變化。晚上加上燈光照明的候車站,特別給人詩意和夢幻的感受。米爾豪斯所設計的東西範圍也相當廣泛,從家具到室內空間設計都有。

Ettore Sottsass索特薩斯
站名:Königsworther Platz,Kestner美術館附近
贊助者:PreussenElektra AG
主要材料:鋼板、人造石等
索特薩斯和孟迪尼都是八0年代開創義大利設計新風格的領導性設計師。他曾創立Memphis團體,以家具和用品設計為主,結合流行文化,打破高與低藝術的區分。這個候車站位於四周車子流量相當大,又缺乏地點特色的路段。索特薩斯原本做了包含候車亭的整個廣場設計,結果卻不可行。最後的設計是以黃色鋼板打造XX.符號為造型,並以黑白人造石為底座,晚上則有霓虹燈光投射,使得這個原本失落的場所有了個視覺焦點。

Oscar Tusquets Blanca 土斯奎茲.布蘭卡
站名:Stadthalle
主要材料:鋼、木頭、玻璃
來自巴塞隆納的土斯奎茲.布蘭卡一開始就尋找美麗的地方來設計,於是找到市民會館這個綠意盎然的地方。由於原本既有的候車亭過大,破壞了一整排美麗的樹景,於是土斯奎茲.布蘭卡將它予以重新改造。他把樹略調整了位置,讓它重新獲得對稱性,候車亭本身的設計又與這對稱結構配合。由於具指向性的山形屋頂和鏤空的候車亭設計,使得人們視線被帶向樹頂及天空,候車站真正的尺度因此隱而不顯,和環境建立起合諧的感覺。


三、計畫效益及相關推動計畫

’候車亭’可以看、可以用的藝術計畫,使得向來缺乏城市特色的漢諾威忽然變得更具藝術氣息,而且這些作品分布在市中心不同地方,使得它所串起的線就等於一條城市觀光旅遊路線,因此完成後頗受歡迎。尤其候車亭作品風格非常多樣,讓城市無形中也被塑造成多元、開放、活潑的樣貌,為城市增分不少,成為各國媒體及專業界爭相報導的案例。至此,羅曼策劃的五年開放空間藝術活動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然而’候車亭’不只為城市加分,也為玉斯塔運通公司打造了前瞻性、藝術性的形象。有了這次豐富、刺激的合作經驗後,玉斯塔公司接著開始自發的推動與設計師、藝術家的合作計畫,讓它所標榜的結合藝術、建築與設計的理念繼續發揚光大。於是他們邀請幾位候車站的設計師展開其他合作,例如邀請美國的蓋瑞設計公司新大樓,請德國的米爾豪斯設計咖啡休息室,請英國的莫里森設計電車,義大利的吉尼改造地鐵車站,有些車站空間、售票機及提供旅客資訊服務的軟硬體設施等,也都請專家設計,請藝術家來彩繪等。這些做法都讓整個城市的交通設施充滿現代感與藝術氣息,也因此讓城市居民覺得享受到高級的服務而引以為傲。


玉斯塔公司推動的藝術與設計案例

1. 彩色的地鐵車站

彩繪車站
1994年候車站計畫完成後,玉斯塔公司於1995年,邀請四位漢諾威的年輕藝術家和三個紐約已成名的塗鴉藝術家,一起在里斯特脈樂(Lister Meile)地鐵車站牆壁塗鴉。接著,又邀請柏林一位知名的女畫家巴赫(Elvira Bach) 來彩繪大市場(Markthalle)地鐵站裡的柱子。

地鐵站漫畫化
建於1975年的克樂普克(Kröpcke)車站,在短短五個月時間,由義大利設計師吉尼改造為一個由玻璃馬賽克所形成的漫畫天堂。吉尼本身也是個漫畫家。他因此以綠黃相間的玻璃馬賽克,為整整一萬兩千平方公尺的車站牆面換上漫畫圖案。這個地鐵車站有四層,共有十條電車經過此站,每天有十一萬乘客在此上下車。

tix售票柱
由漢諾威的Höft & Wessel公司所開發的售票柱,也得到銀行的支持。
外殼由WIEGE開發公司設計,螢幕由玉斯塔的關係企業—拜倫斯(Berens/partner)設計,玉斯塔工廠製造。得到2002 iF設計獎。

模組式的候車站設計
得到2003 iF設計獎。
玉斯塔委託X-CityMarketing公司開發,由法蘭克福f/p設計公司的設計師福蓮克勒(Fritz Frenkler)和彭荷冊(Anette Ponholzer)設計一個模組式的建造系統,使得長度、屋頂深度及高度皆可自由組合。方便不管是平地面或高架式車站的使用。

Citycom乘客資訊服務
得到2002德國媒體獎。
共設了1728部電視螢幕,由X-City媒體公司放置在144個’銀箭’點上,在地鐵車站還有大螢幕的設置。提供有關車站、時間、轉乘等相關訊息,地方新聞及廣告,每天多次更新。其他獲得設計獎的還包括:高架車站、警鈴、車廂內行車告示板等。


2. 蓋瑞塔
由於2000年世界博覽會的關係,玉斯塔公司邀請蓋瑞設計公司新大樓。從1999年秋建到2001年6月。面積2000平方公尺,作為辦公及媒體中心用的大樓共有九層。最顯眼的是外型,每一層都順時鐘旋轉一個角度,使得整座大樓有如一個歪斜的塔樓。這個鋼構、銀色的建築被暱稱為’蓋瑞塔’,已成為漢諾威的新地標。


3. 運輸工具

電車TW2000
由莫里森在1997年與林丁恩教授(Herbert Lindinger)一起設計的電車,造型簡潔大方。這個設計特別的地方是 把駕駛艙與乘客分開,讓車廂連通,並且增加座位。加大的車門寬及1.3米,更方便旅客上下車,尤其是對那些推著嬰兒車的家庭或愛騎腳踏車者來說,使用上更便利。這個銀色的新型電車,成為世界許多設計的榜樣,也成為漢諾威的另一項標竿,被稱之為漢諾威的’銀箭’。這個電車設計得到世界許多創新設計獎,例如1997年得到iF設計獎及生態設計獎,2000年得到環保車軌金鼎獎, 2002獲得VITP輕軌電車設計獎等。

巴士X12, X18
由住在米蘭的英國設計師艾爾文 (James Irvine) 設計。清晰的形式和親切的色彩是大家對此新巴士的印象。下橘上綠(玉斯塔公司的商標色彩)、銀色的車身,當巴士行駛在路上,所有街道的建築、樹、人群等景象又會反射在上面。圓弧造型和大窗不僅帶來較多光線,也讓乘客的視線寬闊,車內可以擺放腳踏車或嬰兒推車。此設計也得到2000年iF設計獎。這是德國首次由城市自己設計自己的巴士案例。

太陽能船
購買德國著名的太陽能動力船設計公司--科普夫(Kopf),所打造的一艘極現代的太陽能動力船,行駛在瑪西湖上,使它吸引遊客,帶來更大的觀光效應。這艘船大多在週末行駛,白天是觀光船,晚上則成為餐廳。


玉斯塔公司推動的開發設計不只得到許多專業設計獎、創新獎的肯定,也使得它的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他們常自豪的說,他們為漢諾威市民打造專屬的、獨一無二的交通設施,因此也獲得居民極大的認同。這些努力確立了該公司在短程交通領域裡,集藝術、設計和功能於一身的成就,也奠定了它在業界的領導地位。玉斯塔公司的做法和投資觀念,不僅對於今天我們嚷嚷上口的文化創意產業有很多啟示,也很值得我們的捷運公司和未來的高鐵公司參考。



參考書目:
"BUSSTOPS: International Design Project Hannover" , 1994 , Verlag Th. Schäfer, Hannover; ISBN: 3-88746-326-9. Text by Peter Ruthenberg, Photography by Thomas Deutschmann.

參考網站:
http://www.uestra.de


[wm1]未標示贊助者的作品,則是由主辦單位建造。

本文發表於"德國公共空間藝術新方向"一書, 藝術家雜誌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