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6日 星期日

與天與地與人


藝術家來駐村,使我們村子裡的人,人生都變彩色的。 (塗溝村長 呂銘珍)


嘉義縣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在七月底到十月中舉行,共邀請了十八位藝術家進駐十個社區。「讓藝術家變成居民,讓居民變成藝術家」是此次行動的口號。我們想像,社區和藝術家良性互動,必然能夠擦出火花,而不預設其成果。

然而這個計畫很奇妙的,從八月十日於大林鎮三角社區,在據說已有四百多歲的茄苳樹下舉行記者會開始,村民、藝術家、官員,各個都以欣喜之情,迎接即將到來的冒險行動。

現在活動暫告段落了,兩個多月來藝術家在嘉義與社區互動所累積和引爆的能量,完全超乎想像,給人許多意想不到的震撼。它深深的觸動了過程中的參與者,也讓旁觀者感受到一種人神同歡的驚豔。做為參與其中的一員,我也好奇,為何它可以帶來如此意外豐碩的成果?於是在執行接近尾聲時,我與參與者進行訪談與對話。


我們這個偏遠小地方,因為藝術家來了後,大官、教授也來關心、指導我們,使我們內心得到很大的鼓舞,環境因此也得到很大的改善。村子路上本來到處都是垃圾、狗屎、泥巴,現在大家自動會去掃,環境衛生和人文素質都提升了。藝術家與我們村民打成一片,讓我們覺得人間很溫馨,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和興村 郭豐三 )


來來來~~來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

去年當我首次受曾文邦邀請,到嘉義縣策劃活動,便開始出沒在北回歸線。我在想,藝術活動通常在都會裡,而嘉義縣這個一般認知裡的文化邊陲,居民務農,人口老化,藝術到底如何展開對話?而嘉南平原盡管在過去歷史裡是台灣的米倉所在,但卻因為產業政策而發展停滯。年輕人到外面求學、工作,這裡因此安安靜靜的,許多地方像是被世界遺忘的角落。

然而對於像我這樣生長於水泥叢林的都市人來說,踏入遼闊的嘉南平原彷彿才看到所謂生養我們的母親大地,見到維繫生存的糧食供應大後方。而嘉義還有高山,有大海,產業上包括農、林、漁業,族群含括鄒族、客家和福佬。她的多元與豐富,讓人感覺好像看到整個台灣的縮影。

行走在嘉義,去到許多第一次去的地方,我才知道,原來我不認識台灣。行走著、感受著、觀想著,那種人與土地與環境的聯結感油然而生。因此我想著,如何通過藝術,讓人看到這片許多人不曾踏過的土地,看見許多人沒有見過的嘉義,以及在這裡生活的人。尤其當製造業外移,台灣面對產業轉型的巨大挑戰,這裡因為缺乏建設與開發,反而意外成為現在我們可以喘息並思索未來的生機所在。因此,我把嘉義視為重新反省人與環境倫理的場域。於是,在2005日照嘉邑--北回歸線夏至藝術節眾多活動中,展開《北回歸線環境藝術工作站》構想,以《來北回歸線種樹》為題,邀請藝術家發展種樹的理由,與民眾一起來種樹。

藝術從種樹開始,其實是想邀請藝術家透過種樹來聯結與人與土地與環境,而不是把既定的自我與想像帶來。而工作站的概念,則想有別於一般消費性的藝術節慶做法,把它轉化為一個可以永續發展的有機架構。


藝術做為一種環境

因為來北回歸線,認識了許多住在嘉義的朋友。在台北藝術界闖蕩多年,現在返鄉參與駐村計劃的黃文淵,介紹我們認識常年推動環境美學的藝術家--盧銘世。每次來嘉義,盧銘世就安排,帶我去認識境內許多生態復育的秘密基地,加上專業美療師黃小敏陪伴,我的嘉義行每每有如故鄉魅力的身心靈之旅。透過他們,又認識了竹崎的陶藝家/嘉義荒野協會分會理事長--蔡江隆和吳淑惠夫婦;他們所生活的陶花源,成為許多人理想家園的典範。不遠處,又有經營山門咖啡的翁朝勇。走在這些在地藝術家們所經營出來的生活世界,我感覺,盡管嘉義沒有著名的美術館、畫廊,但是他們的世界正是總體藝術烏托邦的具現。於是我想到「以藝術做為環境」,邀請藝術家到社區,協助打造理想家園的工作。


我們是全國社造第一名的社區,但是這次藝術家進駐,對社區居民的影響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藝術家一來說,紫雲聽不到聲音,太純樸了。還好紫雲有雲,雲會講話,會造音樂。於是他們教我們製作陶鈴。當風吹來,鈴噹響起,那就是紫雲的聲音。他們把我們帶到更高的意境層次。(紫雲社區總幹事 潘崑山)


把節慶轉型為公共服務

在文化局協助下,我們工作團隊在計劃初期一一拜訪希望藝術家進駐的社區,了解地方需求,再安排適當的藝術家進入。除了考量多種不同的創作類型,我們也關注社區不同年齡、性別與族群的需求,選擇善於傾聽的藝術家,尤其希望他們能夠成為長期陪伴、經營社區的夥伴。

十個參與的社區,從阿里山上的來吉、豐山與十字,山腳下的和興、三角與紫雲,以及平原上的大崙、春珠、塗溝,和位居海邊的布袋,基本上都面對著產業、社區自我認同及人口老化、流失等問題。我們依據社區特色和互動方式可能,安排藝術家長時間進駐或操作短期性工作坊,同時也協助藝術家初步了解地方的課題。藝術家在進入一段時間後,便摸索出可能與社區互動的方向。有的協助社區整理環境,有的整理村史,有的引導利用既有素材創作,有的與社區交心,導引自我覺察。

不諱言的,環境藝術行動不僅希望透過藝術,讓參與者/社區人可以自我發現與共同分享,它本身也是一個藝術介入社會的行動。這樣的想法背後其實也在把藝術節慶轉變成一種公共服務,目的不是為了行銷城市,而是協助社區居民用不一樣的眼光去看自己的生活世界。


村子裡有小朋友學提琴,有媽媽合唱團,有拉胡琴、唱卡拉OK的長輩,這些稀鬆平常的東西,沒有人會注意。但駐村的外國音樂家卻去錄音、錄影,連街邊的喪葬音樂都不放過。透過他,我們了解到,原來這些就是我們的文化藝術。(大崙村長 李中民)


然而藝術家進駐社區,不只是來服務村民,藝術家本身也在學習;學習如何主客互動,如何透過藝術對話,如何與人與環境聯結,如何穿梭在複雜的人際網絡,如何找到焦點議題,如何發展有效形式,同時看見自己在整體中的意義等,這些和藝術家過往訓練非常不一樣的東西。環境藝術行動藉此也在回應台灣一直欠缺的,關於藝術與公共性的思考,以及如何讓藝術成為形塑公民社會的創意媒介。


我去豐山,他們叫我老師或藝術家,我說我不喜歡,叫我阿勇就好。因為我們台灣人都把藝術看得太高,其實很多人很厲害,但覺得要進入藝術家的門檻好像很高。其實他們生活的態度就是一種藝術。因為我們把藝術與常民百姓分開,一般人因此也不知道怎麼欣賞村子裡的美好東西,而只當它是垃圾(駐豐山藝術家 翁朝勇)

夥伴關係的創造

在這樣的藝術行動過程中,不只居民的習常認知被挑戰,藝術家的工作和思考方式得改變,政府的角色也跟著在調整。從傳統那種封閉式的自主性創作,在這裡,作者與觀眾的界分不再;所謂的作品也化為無形的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土地關係的營造;所謂展覽,更是溶解在村落路徑、村民歡喜的歌聲中;你與我,都在這不斷交織、對話的過程中形成一個共溶體;而所有行動的參與者,都是這個無形社會雕塑的共同創作者。


在繪製綠活圖時,我特別去找社區的老樹,意外發現一棵龍眼樹,沒有葉子,雖然老了,死了,還毅立在那裡。柑宅一位阿伯看到圖後整夜睡不著,他很感動的說,竟然連他家這棵沒有葉子的樹也記錄到了(駐紫雲藝術家 吳淑惠)


因為藝術家進駐,居民的自我價值感提升,藝術家和社區發展出朋友關係,成為社造諮詢夥伴,甚至有如家人。盡管行動暫告段落,多位藝術家卻說,他們與社區的美好關係才要開始呢。


從這次藝術家進入社區可以看到,社造經營較好的社區,成果也比較豐碩。(頂塗溝 呂炎坤)


這次行動,策劃人、社區、藝術家、文化局,四個元素之間形成一個有機的生態互動,使我開始可以跳脫一般文化行政的眼光,拉高用生態視野來看。因此我覺得,政府的施作目的是要讓活動去政府化。文化行政官員除了要有藝術的敏感度,還要有此自知之明。 (文化局長 鍾永豐)


生態的本意在召喚遊子回家

我在迷路喔~~。我不知道我做的是不是藝術,完全不知道我在幹嘛,但覺得它有意義。本來駐村我想做個藝術形式的東西,但模糊中我想,就再幫忙弄個淹水會議吧。那個會議的影像記錄強度我無法忘記,它不剪就很強,和民眾那麼貼近。那時我深刻體會到,形式已不那麼重要(駐和興藝術家 梁莉苓)


美國著名藝評家--利帕(Lucy Lippard)說︰「生態在希臘文中代表。現在很難找到像的地方,因為世界上許多人都沒有在家的感覺。我們能夠採用以互動性、過程性為主的藝術,將人們帶領回家嗎?(1)

回家,使得黃文淵在茄苳腳種了三百多棵樹。回家,更具現在嘉義縣阿里山上鄒族長老--高德生的實踐裡。九月中旬,我們特別安排兩天的《出走~特富野》行動,造訪高德生親手打造的木屋,認識他以生命經營的族人生活世界,進入那條引領他回家的古道,聆聽童年故事,並且一起從單一到逐趨豐富的林相,回望歷史,看向未來。透過高德生,那個與天與地與人形成夥伴關係的感覺,滿溢在這個失去時間感的山林中,帶著大家一起回到「家」。

就一個在地的子弟來說,對這個環境藝術行動有一種感謝。因為有那麼多人一起進來,做我們本來就一直想做的事情。(駐三角藝術家 盧銘世)


無路的巫路之歌

感謝再感謝,是這個行動過程許多參與者的共同心聲。透過參與,每個人都成為那個種樹和乘涼的人。


我們過去對藝術家不理解,以為他們比較孤癖跟封閉,但從這次經驗卻發現,他們其實更能與社區互動,居民的藝術能量好像被引爆出來了。(文化局副局長 陳國章)


當我參與塗溝的廟會踩街,看著社區長者歡喜的舉著與藝術家溫曉梅共創的傀儡,隊伍穿過聚落,行過田野,迎向沿路虔誠膜拜的村民,這時我感覺到大地的震動,看到傳統/現代,民俗/藝術,藝術家/村民,人/神界線的消失,再次經驗到那與天地合而為一的感動,而想起巫路之歌」︰我們走的是一條沒有路的路,這是巫者之路(2)


在嘉義縣環境藝術行動裡,可以感受到,人與神都很快樂。 (台大城鄉基金會 黃千秀)


感謝投入駐村行動的社區居民和藝術家。

感謝辛苦奔波的工作團隊夥伴。

感謝一路支持的文化局和縣府團隊。

感謝陪伴、提攜、一起對話的朋友。

感謝天之間。

感謝祂召喚了所有的善念,加入這場行動。



1. Lucy Lippard︰四下看看,見Suzanne Lacy編,《量繪形貌》p. 140,遠流出版社,2004

2. 許麗玲著,《巫路之歌》 p. 223,自然風文化,2003


本文載於《嘉義縣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畫冊,嘉義縣政府出版,200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