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6日 星期日

在那遙遠的地方—回到日常的美學實踐

我的家鄉嘉南平原是個生養的地方。環境藝術行動最大的價值也在於創造了一種生養方式。它不是發光發亮的舞台,但會影響很久…. 駐四股、東後寮藝術家 盧銘世[w1]

藝術終結與多元異質的學習社群

2006年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引發許多迴響,不同領域的專業者從不同角度,對藝術進入社區的工作提出批評性的觀點與不同解讀。大家關心,像環境藝術行動這樣把藝術帶回日常生活,並且讓藝術家與社區居民相互學習、共創成果的理念,不會只如曇花一現。因此,如何幫忙找到可以持續運作的方法,是2007年我們發展行動方案時在思考的。

創造一個學習社群的概念,是環境藝術行動的核心想法。尤其隱含在行動背後的價值理念認為,藝術不應只為菁英存在,非藝術專業者、非都市人、甚至離所謂遙遠的社群也能共享。而且隨著後現代終結藝術理論,單一的意識形態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卻是透過商業行銷,難以抵擋的流行文化。如何讓多元價值真正落實到藝術的實踐裡,便是行動所要探索的。因此,藉著把藝術家引進嘉義縣這個相較缺乏當代文化生活的社區,讓藝術家面對差異的社群、差異的空間、差異的文化,以及讓社區也獲得新的能量激發,看看能發展出什麼差異的美學樣態,便是我們的期待。然而我們知道這需要長時間的在地經營,因此我們把環境藝術行動視為蘊育新文化可能的學習平台。

也正因為理解知識的基礎不一樣了,藝術生產的方式不同了,因此今年我們邀請不同專業背景,不同文化生產位置,不同世代的朋友,一起加入行列。而與去年一樣,為了行動延續性的考量,參與者選擇與在地有所連結者為主,但也需要外來的刺激。所以2007的行動內容包括:

l 藝術家駐村

l 議題探索團隊進駐

l 以工作站為基礎的組織經營

l 去邊境的網絡串聯

l 開啟對話及反思的論壇,以及

l 文件成果展示等

涉及相當多元、複雜的實務面向。

通常一個工作框架需長時間累積、修正,才能把核心理念、節奏以及運作方法調好,所以,環境藝術行動這支透過福爾摩莎藝術節招標案(意味著許多條件的框限)所臨時編組的雜牌軍,只能算是一個遠處理想的啟動。

想當然爾的,在這含帶企圖、歷程還很短的行動實踐中,許多時候我們是踩著雜亂的步伐,帶著衝突,帶著疲累,但也帶著許多歡樂和感動在前進。尤其環境藝術行動所建構的學習社群,不只是行動的直接參與者,許多分享相同價值觀的朋友們,在行動過程不畏路途遙遠,從南北各地奔馳來參與、對話,給我們很大的支持。我們很高興看到,從偏遠社區小居民、藝文界朋友、到居於中心的長官,都感受到環境藝術行動所帶來的活潑能量與新的想像可能,這樣的效益也正是我們期待的。

回到日常生活的美學實踐

繃繃八八崩崩八八......然後我們練習了大聲開始轉小聲然後結束。我說,打鼓就像在唱素蘭小姐 駐塗溝藝術家 張耘[w2]

環境藝術行動所關心的藝術課題是,到底極度專科化的藝術,如何重新在日常生活裡找到意義的連結作為一門人類生活的知識,藝術如何讓我們看到與總體經驗、與在地的關係和其他知識間如何對話與他人的關係在哪尤其主流把藝術帶向個人主義和疏離的世界,加上被操作的藝術品味,讓我們更難理解,為什麼藝術會是基礎教育必須學習的範疇這些疑問,似乎也很難從專業的藝術世界找到答案

而對社區而言,因為全球化,因為結構性的被犧牲,使得台灣許多農村社區幾乎只剩老人與小孩。社區因為缺乏年輕活力,顯得過度安靜。而原本做為生養之地的農業地景,漸漸被迫休耕、轉型,或變成建地。未來在哪裡許多鄉下老人其實不要去想這個問題,因為離家在外工作的孩子會把錢帶回來。但我們全體的糧食安全未來又在哪裡

一邊是需要離開自我中心、特定運作機制,重新去面對多元現實的藝術,一邊是希望創造不同,帶回活力和價值的社區;一個也許在城,一個也許在鄉,兩者都需要批判性思考與活潑力量的引入。因此,環境藝術行動邀請藝術家進入社區,不是為了敎大家畫畫、攝影、雕塑、舞蹈、音樂等技藝學習,也不是為了幫忙所謂的美化環境,而是為了相遇過程中的相互激發。

我坐在廟口做面具,希望吸引居民來參與。但最讓她們覺得奇怪的是,為什麼我這個女人不用回家帶小孩、煮飯 駐新厝藝術家 [w3]

因此雖說藝術進入社區在台灣早有先例,而且許多地方也都持續藝術家駐村工作的推動,但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所要實踐的,不是以藝術家為中心,而是強調多元開放的中心,多層次的互動與交流。一方面藝術家到社區裡學習(從認識會咬人的植物、讓人腫癢的小黑蚊、無法成眠的蛙叫聲、偶而出沒的蛇開始~),另一方面社區向藝術家學習(漂流木不只拿來當材火、丟在壁角的石頭也是美麗的雕塑、割草就成地景藝術~);而透過行動對話、論壇,藝術家彼此學習;透過成果發表,社區之間也相互學習。對社區居民來說,如何面對,甚至挑戰藝術家的思維和工作方式是一考驗;對藝術家來說,如何引發和連結,創造細緻對話,也是困難的課題。藝術家和社區居民因此是一起進入日常生活的學習場域,在那裡,教與學並行,所有參與者都是彼此的老師和學生。藉此,藝術與社區展開多層次的互動關係

想像力釋放與公共的建構

以前社區有些人只遠遠觀看。現在玩開了,他們反而不時主動說,來這樣,來那樣吧…!

東後寮居民 楊蕙雯

在環境藝術行動中駐村的藝術家形形色色;有的來搜集聲音,有的來拍照,有的來找尋故事,有的來發現社區既有的精彩文化,有的來交朋友….2006年的行動畫冊裡我問道:「為什麼藝術行動會那麼受歡迎?」我做了訪談,希望找到答案。但各式各樣的回答,其實都沒有回應到,為什麼藝術有這麼大的本事,可以讓大家很快樂?同時,對我來說,更核心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藝術?為什麼藝術要進入社區?

從葛琳娜(Maxine Greene)的著作裡,我終於找到了答案:環境藝術行動之所以受到喜愛,是因為它解放了大家的想像力[w4] 。葛琳娜認為,透過藝術,人們的想像力被激發,因而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並且透過想像,得以跨越自我邊界與他人連結,因此讓人很快樂…。

最近偶然在網路上閱讀到陳伯璋和張盈堃兩位教授合寫的﹤來自日常生活的教育學院: 社區、課程與美學的探究[w5] ,發現,原來我們透過藝術行動在實踐的,正是批判性教育理論所在闡揚的課程美學。他們很精準的提出,只有把學習帶回日常生活裡,才能達到統整的學習目標。而這讓我想到百年來西方藝術發展歷程裡,不管是達達、包浩斯,甚至偶發、行為藝術所追求的總體性,在北回歸線的環境藝術行動也略具雛型。

因此,相較於過去歷史裡的藝術實踐,環境藝術行動在新的知識基礎上,希望藉想像力的開展,讓我們看到差異與多元的個體存在,而能以同理心去連結他人、尊重他者。因此,藝術成為重要的溝通媒介。溝通,是公民社會的核心。因此,如何透過環境藝術行動去達成市民社會的理想,就是它遠處的目標。

就此,我看到了過去文建會在陳其南主委時代倡導的「公民美學」在論述上的侷限。因為「公民美學」這個詞聽起來儼如一種美學款式。而之後的「文化公民權」引伸論述,更像法治社會在談規範性的權利與義務關係。這樣想像貧乏的語言,就比較難去打開大家的熱情與支持。葛琳娜的「解放想像力」,才會是更精準的表達…。

廣闊的視野

我也來自鄉下,看環境藝術行動的影片應該很快樂,但我卻感覺一種悲傷。因為看到都是老人。可不可以教我們這些不是搞藝術的年輕人,也把藝術行動帶到所有鄉下去? 成大學生[w6]

儘管在藝術進入社區的結構面、組織面以及創作面,都還有許多待學習、改進的地方,尤其,如何讓社區在和藝術家互動而生自信後,能成為邀請藝術家駐村的主體,而藝術家進入社區也可以更放鬆的專注所長,開展更細緻的即使是很個人性的創作,或者引發藝術家主動與弱勢社群一起工作,這些都需要時間去經營。做為一個藝術節的活動,環境藝術行動幫助看到,藝術不應是用過即丟的節慶消費品,而是可以累積、實踐公民社會理想的媒介。因此,如何讓行動脫離政策指導的運作,由在地團隊慢慢將它蛻變成自發性組織,便是一個更遠的期待。因此這篇文章在那遙遠的地方」所指陳的,其實是許許多多後續在這裡」還得進行的長遠工作…。

這幾年與不同社群、在不同地方、不同實踐經驗裡,我不斷反思︰藝術到底要/可以把大家帶到哪裡去?而在今年的行動結尾聲中,我終於理解了藝術之所以應該成為基礎教育核心所在的原因。而透過環境藝術行動的實踐,我們看到,以藝術做為教與學的統整媒介的可能性。因為藝術正是跨學門、跨社群、跨主體之間最好的黏合劑,它的創造力可以幫助我們越過各種邊界,也促成相互理解。也因為這個對藝術的重新認識,我看到,這段日子在嘉義縣這個地理上(相對於我生活的空間)有點遠的地方,已引領我走到下一個更遠的旅程…。

我不是過客,而是歸人…。

希望老師記得回來看我們, 可是要先回來看我,還要想我…。 東後寮小朋友雅怡 寫給駐村藝術家周靈芝[w7]

感謝在這段路途中相互陪伴的所有旅者。感謝所有的支持與信賴。

感謝大家帶來相互交心的天地禮物(gift)

感謝這片土地與人,幫忙蘊生了這新的可能


[w1]2007.12.07訪談

[w3]吳娟於行動對話中陳述。

[w4]Maxine Greene: “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 — Essays on Education, the Arts, and Social Change”Jossey-Bass Inc., Publishers, SF, 1995在此要特別感謝吳慎慎老師的指引。

[w5]載於《教育與社會研究》第十二期(2007/01),pp.41-72. http://libdata.nhu.edu.tw:8080/EJournal/5012001202.pdf

[w6]2007.12.19ㄧ位學生在我的通識課程講座後的回饋。

[w7]見周靈芝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angel-cat/article?mid=1076&prev=1080&next=107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