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走過海權世紀的小城

才來法國諾曼地的小城--迪耶普(Dieppe)幾天,她不斷的讓我想著我所來自的台灣淡水,因為她們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她們都是面對大海的小型港口城市,以水命名,在歐洲海權世紀曾經扮演過角色,許多藝術家曾在此駐足….。
維京人在十世紀最先來到迪耶普,因為港灣入口兩邊有巨岩形成自然屏障,水比較深(deep),所以’深水城市’是名字的來源。十一世紀諾曼人在此建城,之後數度被夷為平地,為了防禦,城門、碉堡蓋起。然而今天迪耶普城市的樣貌是十七世紀形成的。在海運輝煌的年代,迪耶普的船隊曾遠征非洲,帶回象牙和香料,象牙雕刻因此成為地方特殊的產業;船隊到美洲,發現新大陸,成為移居魁北克的先民。
十九世紀,迪耶普是法國最早建立海水浴場的地方,由於離巴黎不太遠,這個新興的海濱休閒活動不只把許多有錢人帶來度假,也把藝術家帶了過來。印象派畫家都到這裡寫生,尤其是皮沙羅。莫內畫中著名的盧昂(Rouen)大教堂,也在不遠的地方。隔著英吉利海峽對岸,還有透納(Turner)來畫畫。諾曼地陰晴不定的天氣和海天一片的光影變化,吸引了無數的畫家。
從迪耶普近郊山丘上的瓦朗潔米(Varengeville),可以俯瞰大海遼闊的景緻。十六世紀的船商富賈--安葛(Ango)也是地方主要的藝術贊助者。他的城堡莊園今天已開放讓人參觀,入口寫著:(超現實主義的)布荷東在此寫就著名的《娜迪亞》(Nadja)。立體派畫家布拉克也葬身於這裡的教堂墓園。
十九世紀鐵路運輸興起,海運逐漸沒落,工業發展後,城市逐漸往內地伸展,迪耶普這個港口城市因此逐趨沒落,變成地處邊緣的城市。造船產業不再,但所有有關海權世紀的光榮歷史,還可以到碉堡博物館憑弔。它那豐富的航運歷史文物以及藝術收藏,在在都讓人知道,這是個在光輝歷史中走過世界的重要城市。
迪耶普市中心有座小鐵橋,通過它,就到漁民生活的聚落。和市中心及郊區貴族的歷史比起來,這個尋常百姓居住的地方看起來有點像個貧民區。瀕臨港口、保護漁民的聖母院,雖然門外聖母像依然扮演著海洋之母的角色,但產業沒落後,教堂因老舊、缺乏整修而關起大門。倒是從市中心就可以望見,聳立在岩石上,面向港灣與大洋的小教堂,曾經是許多女人等待男人歸來的地方。安靜的教堂裡面,牆上立著許多葬身大海的漁民墓碑。看著石碑上面的照片,聆聽海洋的聲音,可以想像,多少家庭曾經在此面對大海啜泣。這個蕭條的漁民聚落,讓我想著淡水對岸的八里以及一樣立在小丘上,面對著淡海的關渡(媽祖)宮。
淡水,在台灣歷史中也是許多畫家、攝影家創作的題材。由於捷運,由於腳踏車道的設置,每逢週末總填滿了喧嘩的人群,穿梭在阿婆鐵蛋和孔雀蛤中。然而,在面對大海的時候,不知道我們的小城是否也像這個海運不再,只能靠休閒觀光來吸引遊客的諾曼地小城一樣,讓人有機會深刻的體驗到,它其實與歐洲的海權世紀,也有過輕輕的撞觸…?

本文發表於藝術家雜誌2004.9月

沒有留言: